C语言详解冒泡排序实现
前言
在排序中,有各种各样的排序方式,今天我们将要来介绍《冒泡排序》。今天会从冒泡排序的具体意义和他的操作来展开。
一、冒泡排序是什么
从左到右,相邻元素进行比较。每次比较一轮,就会找到序列中最大的一个或最小的一个。这个数就会从序列的最右边冒出来。
以从小到大排序为例,第一轮比较后,所有数中最大的那个数就会浮到最右边;第二轮比较后,所有数中第二大的那个数就会浮到倒数第二个位置……就这样一轮一轮地比较,最后实现从小到大排序。
二、具体步骤
1.代码解释
代码如下(示例):
举例详细说明:
同理可得,每一趟以后减去一个元素,则每趟需要减去一次次数。
所以for循环中,需要i<sz-1-j.
当遇到规范的数组元素时(不需要排序),int flag =0初始为零,若需要排序,则进入 if (arr[i] <arr[i + 1])循环中,则flag变为1;若一趟过完之后,发现并未交换元素,则flag=0未变,直接跳出循环,减少了时间复杂度。
2.读入数据
代码如下(示例)
那么可以看出,输出的结果就是
76,54,45,9,7,5,3,1
总结
这里对文章进行总结:
从大到小,和从小打大至于要改变if (arr[i] <arr[i + 1])中符号即可。
注意:在调用函数时,在函数内部无法算出sz,即数组的元素个数,所以需在主函数中算出后,再传入函数形参中!!
到此这篇关于C语言详解冒泡排序实现思路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C语言 冒泡排序内容请搜索编程学习网以前的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编程学习网!